时间:2025-02-04 15:05
一、劳动仲裁没签合同需要什么证据
在劳动仲裁中,若未签订劳动合同,以下几类证据至关重要。
其一,能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
工资支付凭证是关键,像银行工资流水,那上面清晰地记录着每一笔工资的发放情况,且往往带有公司的名称等标识,一看便知是该公司发放的工资。
工资条也同样重要,它能明确工资的构成及发放金额等细节,也是劳动关系的有力证明。
工作证、服务证等证件,它们是公司对员工身份认可的具体体现,持有这些证件就意味着与公司存在一定的关联。
考勤记录,比如打卡记录,能直观地证明你按照公司的要求按时出勤工作,这是劳动过程的重要体现。
同事的证人证言虽效力相对较弱,但如果能有其他证据加以佐证,其作用也不可忽视。
其二,与工作内容相关的证据也颇具帮助。
工作成果是直接体现劳动价值的东西,比如完成的项目、创作的作品等。
业务往来的邮件能反映工作中的沟通与协作情况,聊天记录如果与工作相关,也能作为证据之一。
这些证据有助于仲裁庭全面了解你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实际劳动关系,从而更有力地支持你的仲裁请求,维护你的合法权益。
二、劳动仲裁未签合同能获哪些赔偿
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签劳动合同,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可获以下常见赔偿:
双倍工资差额: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计算期间从用工满一个月的次日起至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最多支持11个月。
经济补偿金:若因未签合同等用人单位过错导致劳动者离职,符合法定情形的,用人单位需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
此外,若存在加班未支付加班费、未依法缴纳社保等情况,劳动者也可依法主张相应权益。
三、劳动仲裁没交社保能获哪些赔偿
若劳动仲裁中涉及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劳动者可能获得以下赔偿:
首先,经济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其次,补缴社保。劳动仲裁委通常会裁决用人单位补缴在职期间的社保费用,补缴险种包含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
另外,若因用人单位未交社保导致劳动者无法享受相关社保待遇产生损失,如无法报销医疗费、无法领取失业金等,用人单位需承担赔偿责任。具体赔偿金额需根据实际损失情况确定。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上一篇:不走劳动仲裁直接起诉可以吗
下一篇:传媒公司劳动仲裁不受理怎么办
注册/登录获取更多内容
专业
深耕医疗行业9年精准
海量医疗行业人才便捷
求职顾问一对一服务